首頁

大事年表

  • 1945

    出生於台灣彰化鹿港。

    ◆ 本名施淑卿,姊姊為著名的文學評論者施淑(施淑女),妹妹李昂(施淑端)為著名小說家。

  • <p>◆ 初中時便喜愛閱讀《紅樓夢》、《戰爭與和平》和《狂人日記》等各類中外書籍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1957

    就讀彰化女中初中部。

    ◆ 初中時便喜愛閱讀《紅樓夢》、《戰爭與和平》和《狂人日記》等各類中外書籍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1960

    就讀彰化女中高中部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<p>◆ 受佛洛伊德和存在主義思潮影響,在大學時期寫下〈約伯的末裔〉、〈拾掇那些日子〉等短篇小說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1963

    就讀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 法國語文組。

    ◆ 受佛洛伊德和存在主義思潮影響,在大學時期寫下〈約伯的末裔〉、〈拾掇那些日子〉等短篇小說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
◆ 施淑將〈壁虎〉寄給陳映真,之後陳映真向《現代文學》推薦此篇小說,深受陳映真和白先勇欣賞。
<br>◆ 短篇小說〈瓷觀音〉刊登於《現代文學》第25期

    1965

    第一篇小說〈壁虎〉, 刊登於《現代文學》第23期。

    ◆ 施淑將〈壁虎〉寄給陳映真,之後陳映真向《現代文學》推薦此篇小說,深受陳映真和白先勇欣賞。
    ◆ 短篇小說〈瓷觀音〉刊登於《現代文學》第25期

  • 

◆ 短篇小說〈痊癒〉發表於《文學季刊》第1期。

    1966

    與陳映真、七等生、尉天驄、黃春明和王禎和等人創辦同仁雜誌 《文學季刊》。

    ◆ 短篇小說〈痊癒〉發表於《文學季刊》第1期。

  • 1967

    〈約伯的末裔〉發表於《草原》雜誌創刊號。

  • 1969

    結婚。

    ◆ 第一本短篇小說集《約伯的末裔》出版。
    ◆ 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法國語文組畢業。
    ◆ 與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生羅拔(中文名字「施中和」)結婚。

  • <p>◆ 於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攻讀戲劇碩士學位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1970

    與新婚夫婿赴美。

    ◆ 於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攻讀戲劇碩士學位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1971

    散文、小說合集 《拾掇那些日子》出版。

  • <p>◆ 返台研究歌仔戲與中國戲劇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1972

    返台,陸續任教於政大、淡大及世新,開設與戲劇相關的課程。

    ◆ 返台研究歌仔戲與中國戲劇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1974

    獲得中山文化基金獎助研究平劇《拾玉鐲》。

  • 1975

    獲得中山文化基金研究補助,整理台灣鄉土歌仔戲。

    ◆辜偉甫捐增宅地作為鹿港民俗文物館,邀請施叔青、漢寶德與顏水龍等人成立「鹿港文物維護及地方發展促進會」。
    ◆小說《牛鈴聲響》出版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◆《琉璃瓦》出版。
<br>◆《常滿姨的一日》出版。
<br>◆ 與台灣大學考古系教授陳奇祿進行歌仔戲田調,後完成〈歌仔戲的扮仙〉一文。

    1976

    戲劇論集《西方人看中國戲劇》出版。

    ◆《琉璃瓦》出版。
    ◆《常滿姨的一日》出版。
    ◆ 與台灣大學考古系教授陳奇祿進行歌仔戲田調,後完成〈歌仔戲的扮仙〉一文。

  • <p>◆ 紀念文〈哭俞老師〉發表於《現代文學》復刊第一期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1977

    至香港定居。

    ◆ 紀念文〈哭俞老師〉發表於《現代文學》復刊第一期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1977

    獲得美國「亞洲基金」贊助,調查鹿港歷史。

    ◆ 與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漢寶德,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等人調查鹿港的歷史、建築與民間藝術, 調查研究之後收錄於1978年出版的《鹿港古風貌之研究》。

  • <p>◆ 曾將白先勇的《遊園驚夢》和《謫仙記》改編為舞台劇在香港演出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與林懷民和白先勇於香港合影)</p>

    1979

    擔任香港藝術中心亞洲節目部策劃主任。

    ◆ 曾將白先勇的《遊園驚夢》和《謫仙記》改編為舞台劇在香港演出。

     

    (註:與林懷民和白先勇於香港合影)

  • 
◆ 此篇小說後改名為〈台灣玉〉。

    1979

    小說〈李梅〉刊載於香港《八方文藝叢刊》第一輯。

    ◆ 此篇小說後改名為〈台灣玉〉。

  • 1981

    完成第一篇「香港的故事」:〈愫細怨〉。

  • 
◆〈窯變—香港的故事之二〉獲聯合報第八屆短篇小說推薦獎。

    1983

    《倒放的天梯》於香港出版。

    ◆〈窯變—香港的故事之二〉獲聯合報第八屆短篇小說推薦獎。

  • 1984

    小說集《愫細怨》出版。

  • <p>◆ 戲劇評論集《台上台下》出版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1985年與陳若曦於敦煌嗚沙山)</p>

    1985

    和許達然、杜國清等人參與陳若曦組織的台灣旅美作家團到大陸訪問。

    ◆ 戲劇評論集《台上台下》出版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1985年與陳若曦於敦煌嗚沙山)

  • <p>◆ 小說集《情探》出版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1986年在上海巴金住處合影)</p>

    1986

    《香港的故事》於中國出版。

    ◆ 小說集《情探》出版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1986年在上海巴金住處合影)

  • <p>◆ 小說選集《台灣玉》於中國福建出版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與李可染在北京合影)</p>

    1987

    訪問中國大陸當代著名小說家, 對話錄發表於《中國時報》和《中時晚報》副刊。

    ◆ 小說選集《台灣玉》於中國福建出版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與李可染在北京合影)

  • <p>◆ 《那些不毛的日子》出版。 <br />◆ 參加《作家月刊》策劃、黃露主持的「女作家大談男人經」座談會,活動紀錄後刊於《作家月刊》第2期。 <br />◆ 應中國文聯出版社《四海》雜誌之邀,赴北京、承德訪問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拜訪聶華苓和保羅.安格爾(Paul Engle)</p>

    1988

    小說集《韭菜命的人》出版。

    ◆ 《那些不毛的日子》出版。
    ◆ 參加《作家月刊》策劃、黃露主持的「女作家大談男人經」座談會,活動紀錄後刊於《作家月刊》第2期。
    ◆ 應中國文聯出版社《四海》雜誌之邀,赴北京、承德訪問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拜訪聶華苓和保羅.安格爾(Paul Engle)

  • 
◆ 散文《指點天涯》出版。

    1989

    《對談錄—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》出版。

    ◆ 散文《指點天涯》出版。

  • <p>◆《維多利亞俱樂部》出版。 <br />◆前衛出版社出版《施叔青集》。</p>

    1993

    香港三部曲之一《她名叫蝴蝶》出版。

    ◆《維多利亞俱樂部》出版。
    ◆前衛出版社出版《施叔青集》。

  • 1994

    返台定居,離開居住了十七年的香港。

    ◆ 藝術評論集《藝術與拍賣》和《推翻前人》出版。

  • 

◆ 此書陸續獲《中國時報》開卷十大好書、文學推薦獎及《聯合報》讀書人最佳書獎。

    1995

    香港三部曲之二《遍山洋紫荊》出版。

    ◆ 此書陸續獲《中國時報》開卷十大好書、文學推薦獎及《聯合報》讀書人最佳書獎。

  • <p>◆ 導演兼編劇汪其楣以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為基本素材,推出《記得香港》一劇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1997

    國立藝術學院年度公演 《記得香港》。

    ◆ 導演兼編劇汪其楣以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為基本素材,推出《記得香港》一劇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

◆《回家,真好》出版。

    1997

    香港三部曲之三《寂寞雲園》 出版。

    ◆《回家,真好》出版。

  • <p>◆ 「香港三部曲」獲金石堂選為1997最具影響力書籍。 <br />◆ 藝評集《耽美手記》出版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<span>;齊邦媛教授頒獎</span>)</p>

    1998

    《寂寞雲園》獲《聯合報》 讀書人最佳書獎。

    ◆ 「香港三部曲」獲金石堂選為1997最具影響力書籍。
    ◆ 藝評集《耽美手記》出版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齊邦媛教授頒獎)

  • 

◆「香港三部曲」獲香港《亞洲週刊》評選為「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」。

    1999

    小說《微醺彩妝》出版。

    ◆「香港三部曲」獲香港《亞洲週刊》評選為「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」。

  • <p>◆《枯木開花&mdash;聖嚴法師傳》出版。 <br />◆《微醺彩妝》獲台北市政府第三屆台北文學創作獎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2000

    移居美國紐約曼哈頓。

    ◆《枯木開花—聖嚴法師傳》出版。
    ◆《微醺彩妝》獲台北市政府第三屆台北文學創作獎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

◆ 擔任世新大學駐校作家。

    2001

    《兩個芙烈達.卡蘿》出版。

    ◆ 擔任世新大學駐校作家。

  • 
◆ 到中國參與禪宗溯源朝聖之旅。

    2002

    《維多利亞俱樂部》 (ヴィクトリア倶楽部)日文版出版。(藤井省三翻譯)

    ◆ 到中國參與禪宗溯源朝聖之旅。

  • ◆《遍山洋紫荊》獲香港電台評選為十大好書。
<br>◆ 擔任花蓮東華大學駐校作家。

    2003

    台灣三部曲之一《行過洛津》出版。

    ◆《遍山洋紫荊》獲香港電台評選為十大好書。
    ◆ 擔任花蓮東華大學駐校作家。

  • ◆《心在何處—追隨聖嚴法師走江湖訪禪寺》出版。
<br>◆《行過洛津》獲《中國時報》開卷版2004年開卷十大好書(中文創作類)。

    2004

    《她的名叫蝴蝶》(Elle s'appelle Papillion) 法文版出版。 ( Wang Jiann-Yuh譯)

    ◆《心在何處—追隨聖嚴法師走江湖訪禪寺》出版。
    ◆《行過洛津》獲《中國時報》開卷版2004年開卷十大好書(中文創作類)。

  • 

◆ 小說《驅魔》出版。

    2005

    《香港三部曲》(City of the Queen: A Novel of colonial Hong Kong) 英文版出版。 (Howard Goldblatt and Sylvia Li-chun Lin 譯)

    ◆ 小說《驅魔》出版。

  • <p>◆ 此書入圍國立台灣文學館「2008台灣文學獎」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</p>

    2008

    台灣三部曲之二《風前塵埃》出版。

    ◆ 此書入圍國立台灣文學館「2008台灣文學獎」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)

  • 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,左起依序為施叔青、李祖原、劉國松、李屏賓、劉若瑀和李泰祥)</p>

    2008

    榮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之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施叔青提供;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,左起依序為施叔青、李祖原、劉國松、李屏賓、劉若瑀和李泰祥)

  • 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陳奕翔攝,陳奕翔提供;女性文學家影展主持人和與談人合影,左起依序為王慰慈、周旭薇、簡偉斯、施叔青和簡瑛瑛)</p>

    2009

    出席「女性文學家影展」 座談會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陳奕翔攝,陳奕翔提供;女性文學家影展主持人和與談人合影,左起依序為王慰慈、周旭薇、簡偉斯、施叔青和簡瑛瑛)

  • 2010

    施叔青手稿捐贈展暨《三世人》新書發表座談會

    ◆台灣三部曲之三《三世人》出版。
    ◆國立台灣文學館展出「為土地立傳的大河之作──施叔青捐贈展」。
    觀看影片
    ◆《維多利亞俱樂部》(빅토리아 클럽)韓文版出版,金良守譯。
    ◆ 於台灣師範大學演講「我寫歷史小說」。

     

    (註:公共電視版權所有)

  • <p>◆ 於香港文學節發表「城市的表情」。 <br />◆ 於香港書展演講「從博覽群書到文藝創作」。 <br />◆ 擔任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照片由李欣如攝,臺灣文學館提供)</p>

    2011

    國立台灣文學館於桃園機場第二航廈「C5飛閱候機室」 推出「台灣文學故事館」, 展出施叔青「香港三部曲」與 「台灣三部曲」手稿影本。

    ◆ 於香港文學節發表「城市的表情」。
    ◆ 於香港書展演講「從博覽群書到文藝創作」。
    ◆ 擔任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。

     

    (註:照片由李欣如攝,臺灣文學館提供)

  • <p>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舉辦「跨國華人書寫文化.藝術再現&mdash;施叔青國際學術研討會」。</p>
<p>&nbsp;</p>
<p>(註: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授權使用)</p>

    2014

    施叔青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作品手稿特展。

    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舉辦「跨國華人書寫文化.藝術再現—施叔青國際學術研討會」。

     

    (註: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授權使用)

  • <p>◆ 任<a href="http://hkbuenews.hkbu.edu.hk/?t=enews_details/1346" target="_blank">香港浸會大學</a>駐校作家。</p>

    2016

    小說《度越》出版。

    ◆ 任香港浸會大學駐校作家。